測繪資質是什么?
測繪資質證書實際上就是指企業有能力完成一項工程的證明書。測繪企業應當按照其擁有的注冊資本、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裝備、質量保證體系和健全的管理制度等資質條件申請資質,經審查合格,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后,才可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否則不得從事該領域的經營活動。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相關說明
測繪字面理解為測量和繪圖,是以計算機技術、光電技術、 *** 通訊技術、空間科學、信息科學為基礎,以全球導航衛星定位系統(GNS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為技術核心,選取地面已有的特征點和界線并通過測量手段獲得反映地面現狀的圖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設、規劃設計和行政管理之用。
2021年6月,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了修訂后的《測繪資質管理辦法》和《測繪資質分類分級標準》。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需要哪些條件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需要條件阿里云測繪資質:
1、辦公場所: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的辦公場所:甲級不少于600_阿里云測繪資質,乙級不少于150_阿里云測繪資質,丙級不少于40_阿里云測繪資質,丁級不少于20_。
2、 質量管理:甲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阿里云測繪資質;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通過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
3、檔案保密:測繪資質單位應當有健全的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設立保密工作機構,配備保密管理人員;確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明確保密崗位責任,與涉密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測繪成果核心涉密人員應當持有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涉密人員崗位培訓證書;建立測繪成果核準、登記、注銷、檢查、延期使用等管理制度;生產、存儲、處理涉密測繪成果檔案的設備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國家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
4、 人員配備:大部分新資質申請需要配備25名人員,其中包括2名高級工程師,8名中級工程師以及15名初級工程師。
5、儀器設備:按各專業標準核算儀器設備數量時,所有權非本單位的、報廢的、檢定有效期已過的儀器設備等,均不能計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性能指標更優越的儀器設備可以替代某一專業標準所規定的相應儀器設備。
《測繪資質管理辦法》
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辦公場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測繪成果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條件;
(四)具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匹配的測繪業績和能力(初次申請除外)。
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經營需要哪些資質
除去一般企業需要阿里云測繪資質的企業執照外阿里云測繪資質,阿里云提供云服務阿里云測繪資質,根據其服務內容其需要具備相關資質:
包含“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云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和”內容分發 *** (CDN)業務經營許可證“
這是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清理規范互聯網 *** 接入服務市場的通知》(工信部信管函〔2017〕32號)要求,從2018年1月1日起,相關企業需要取得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業務、內容分發 *** (CDN)業務經營許可才可進行相關業務開展。
左“抗”阿里右“懟”滴滴,美團能否稱霸出行江湖?
“沒有‘宮斗’,沒有不和,也沒有任何組織的糾葛。”美團收購摩拜7個月后,胡瑋煒還是決定離開摩拜。
盡管胡瑋煒表現的一派風輕云淡,但當美團推出黃色的美團單車時,摩拜員工、或前員工們,還是感覺相當“堵心”:畢竟黃色是老對手OFO的顏色,意味著“敵人”。
只是當時誰能又能想到,時至今日,“敵人”與摩拜都已不再,共享單車江湖唯余美團、哈啰與青桔,而后兩者的背后,則是阿里和滴滴。
01
小胡已離開,老王在路上
摩拜的交接過渡期已近尾聲。
近日消息,摩拜創始人胡瑋煒退出廣州摩拜 科技 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李洋接任法定代表人、董事,據媒體梳理,這也是胡瑋煒退出的第十七家摩拜系公司。
2018年美團收購摩拜后,胡瑋煒與李斌、王曉峰一齊退出了北京摩拜的自然人股東身份,胡瑋煒還在2019年的7月5日讓出了執董、經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由美團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王慧文接任。此后,胡瑋煒陸續退出摩拜系公司,天眼查顯示,目前胡瑋煒仍在貴安新區摩拜出行 科技 有限公司、上海摩騎 科技 有限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
雖然權力更迭仍未徹底完結,但摩拜單車早已消失,留下來的是美團單車,以及美團在出行江湖再戰N年的決心。
王對王的局面結束之后,共享單車戰場幾經起落終于復蘇,已成美團與滴滴系青桔、阿里系哈啰三足鼎立之勢。作為美團在本地生活和打車賽道的老對手,阿里和滴滴又成了美團在共享單車領域的勁敵。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有兩個打車平臺才能有保障”、 “美團打車,給你多一個選擇”。2018年4月王慧文說出這段話時,正是美團與滴滴在打車賽道爭奪最激烈的時刻。
美團招股書顯示,在2017年-2018年與滴滴對標的價格戰中,美團網約車相關成本從2017年的2.9億元迅速增長到2018年的44.6億元,2018年甚至有一個月燒掉3.7億元的記錄。但補貼帶來的短期效果并未能持續,極光數據顯示,停止補貼后的2018年6月30日美團打車DAU數據為16萬,與峰值相比下降超過41%。
最終,美團不得不放棄單打獨斗式的美團打車,轉做類似高德、百度的聚合打車平臺。只是,脫離了大眾普遍接受的C端地圖應用支持,美團接入的聚合打車平臺究竟如何,仍待驗證。
從結果來看,美團雖然在幾年內迅速完成了在出行領域的跑馬圈地,卻并未顛覆對手。好在,主攻出行江湖,拓展美團賽道,努力完成吃、玩、住、行綜合性生活服務大閉環的選擇,還是在上市前給了眾多投資人信心,讓美團在上市時獲取了一個不錯的價碼。
只是如今,送走胡煒瑋之后,曾經力推美團打車業務、參與收購摩拜,撐起美團出行版圖的王慧文,也將離開。
“生活需要真相,也需要假象”。在大眾對王慧文不久前發布的這條朋友圈反復解讀之后,官方給出了如下回復:S-team成員王慧文的退休時間并無調整,工作都在正常進展中,仍將在2020年12月退出公司具體管理事務,后續老王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并任美團終身榮譽顧問、“互聯網+大學”特別講師。
胡瑋煒的翩然離開留下了摩拜的市場份額和巨額債務,老王的告別卻不知對美團意味著什么。
02
左“抗”阿里,右“懟”滴滴
可以肯定的是,美團出行仍在繼續戰斗。
今年4月,滴滴旗下青桔單車獲得10億美元融資,創下共享單車史上更大規模融資記錄。這一事件被業界看做引發新一輪共享單車大戰的導火索。或許,也是新一輪出行版圖爭奪戰的導火索。
競爭是全方位的。
客單價更高、變現機會更大的電單車成了今年共享單車的主力先鋒。8月,美團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共投入了近30萬輛電單車,今年要在電單車業務上持續加碼。10月9日,哈啰出行宣布,哈啰單車、助力車等業務完成了對全國超400+城市的覆蓋。10月10日,青桔發布騎行數據報告,國慶黃金周期間,與去年同期相比,共享電單車騎行需求量增加16%。
于此同時,隨著哈啰打車上線,新一輪的打車補貼大戰似乎也近在眼前。
10月29日哈啰出行新業務“哈啰打車”低調上線,主打低價“普惠戰略”,以解決“打車難,打車貴,選擇少”的行業痛點。滴滴則推出花小豬征戰下沉市場,并提出0188戰略。再加上9月提交招股書的出行新秀嘀嗒,共享出行江湖又將迎來一波風雨。
相關報道顯示:“目前用戶通過美團聚合打車平臺的專享入口打車,每單可獲20%到30%的優惠。”
更燒錢的顯然還是造車業務。“過去我說造 汽車 沒有幾十億、幾百億的投入,很難形成可持續發展能力。但是今天,我認為這個數字,沒有幾百億、幾千億的投入,要在 汽車 領域有所作為幾乎是不可能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如是說。
幾乎每一個出行細分賽道,美團都已與阿里、滴滴短兵相接。但與財大氣粗的阿里和業務相對單純的滴滴不同,當團購、外賣、出行這幾大“燒錢”賽道疊加在一起,美團的壓力也可想而知。
這幾大業務板塊中,又數核心業務外賣壓力更大。
2019年,美團的騎手數量達到近400萬。財報顯示,當年美團營收490億元,8成收入用于支付騎手工資,花費411億元左右。
03
無人車能否成為“必殺技”?
此時,美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美大智達 科技 有限公司獲導航電子地圖 *** 甲級測繪資質(即高精地圖資質),不得不說是一大利好消息。
作為自動駕駛的準入資質,已經布局具備無人配送能力AI智慧門店的美團,獲取這張證書的時間并不早。旗下擁有更大C端地圖平臺高德的阿里在高精地圖、時空數據方面的建設能力,早已是業內佼佼者。而滴滴作為出行領域的頭部玩家,也已于2017年10月獲得高精地圖資質,并于近期完成自建地圖的大規模切換。
但畢竟,資質在手,自動駕駛和無人配送方面業務的就可大大提速。但與大眾想象不同,至少短期內,無人車尚無法成為美團縮減成本的利器。
“以人力成本為例,一線城市外賣員的人力成本超過10萬元每年,而無人車考慮3-5年的壽命和充電、維修等成本,綜合計算,無人車大規模推行的價格閾值在每臺15萬元左右。”美團首席科學家夏華夏此前透露。
“目前無人配送還是小規模的測試運行。未來來看,五年內應該會在一部分三線城市看到配送的部署。”他表示,無人車所需的傳感器、底盤硬件、及計算單元,價格都在飛速下降。目前,價格已非關鍵因素,算法的優化和設計才是關鍵,同時,尚不明確的政策法規,也在限制無人車的落地速度。
在 科技 創新領域,美團優勢并不明顯,前段時間美團云的關停,也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上個十年,美團基本都是在做商業模式和應用的創新。”為此,王興也在內部信中提出,未來的十年要加大 科技 研發,做到商業應用和 科技 研發并重。
美團發力的同時,競爭對手們也在跑步前進。
本地生活領域,餓了么和阿里集團完成整合,不僅在用戶和流量方面與集團打通,餓了么的產品技術等基礎設施也上了阿里云,這標志著兩者之間的融合徹底完成。而阿里旗下無人配送機器人小蠻驢,近期也在浙大校園中開啟試用。
另一方面,滴滴已基于自身出行完成了“地圖中臺”的構建。這一能力支撐了滴滴出行平臺龐大的內部系統和應用服務,智能派單、調度、供需預測、拼車、 *** 、判責等業務系統,都高度依賴這一模塊。
行業不會反復掉進同一個坑里,出行競爭正在趨于理性,新戰局逐漸轉向成本控制和精細化運營的比拼。把復雜的玩法層層剝開,巨頭們的比拼越來越向純粹的 科技 戰靠攏。
美團稱霸出行江湖的夢,并不好做。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