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測繪管理條例

之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大地測量(含衛星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地圖編制、地籍測繪、房產測量、行政區域界線測繪、海洋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以及軍事測繪單位從事非軍事測繪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 省測繪局是省人民 *** 負責測繪工作借用測繪資質是否合法的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監督全省測繪工作。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市(行署)、縣(市)人民 *** 負責管理測繪工作的行政部門(以下稱市、縣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監督本行政區域內的測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其借用測繪資質是否合法他有關部門按照本級人民 *** 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工作。

省農墾總局按照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系統有關的測繪工作,并接受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將基礎測繪經費納入本級 *** 財政預算。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和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更新周期,對基礎測繪成果進行更新。第五條 縣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城市建設、水利、能源、交通、通信、資源開發和其借用測繪資質是否合法他領域的工程測量活動以及房產測量活動實施測量技術規范的監督。第六條 中等以下城市和地方建設項目確需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涉外測繪項目應當采用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第七條 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負責全省測繪資質審查、發放測繪資質證書和監督管理工作。

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取得測繪資質或者執業資格和測繪作業證件。第八條 測繪單位不得偽造、涂改、轉借、 *** 和借用測繪資質證書。

測繪單位分立、合并或者終止測繪業務,應當在分立、合并、終止后三十日內將測繪資質證書交回頒發證書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第九條 三十萬元以上的測繪項目應當實行招投標,涉及國家安全和國家秘密的測繪項目除外。第十條 測繪項目發包單位應當將測繪項目發包給具有相應測繪資質等級的單位承包。測繪項目發包單位不得低于測繪成本價格發包。第十一條 測繪項目不得轉包。

經測繪項目發包單位同意的測繪項目可以分包,但是,已經承擔分包項目的單位不得再次分包。第十二條 測繪單位在實施測繪項目前,應當向測繪項目所在地的市、縣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受理測繪項目登記的市、縣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將測繪項目登記報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取得測繪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建立專題地理信息系統或者區域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當向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第十三條 國家和省投資的基礎測繪成果應當無償匯交副本,非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匯交目錄。

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向匯交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的單位出具憑證,并在三十日內移交給測繪成果保管單位。第十四條 外國組織或者個人經批準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與借用測繪資質是否合法我國有關部門、單位合資或者合作完成的測繪成果,中方合資或者合作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交全部測繪成果副本,并應當向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測繪成果目錄。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測繪成果的管理和利用。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的,應當首先利用本省已有的測繪成果。

縣級以上人民 *** 發展和改革部門、財政部門在對使用財政資金的測繪項目和建設工程測繪項目批準立項前,應當征求本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有適宜使用的測繪成果,應當充分予以利用。第十六條 除國家規定無償提供使用的測繪成果外,測繪成果實行有償使用。測繪成果的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與測繪成果保管單位簽訂使用協議。第十七條 生產、存儲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基地或者場所,周邊五十米范圍內不得建造可能影響安全的建筑物或者從事生產經營性活動。第十八條 測繪單位應當接受縣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對測繪成果的質量監督;任何單位不得提供未經質量檢查驗收或者檢查驗收不合格的測繪成果。第十九條 編制、出版地圖,應當選用當時最新資料作為編制基礎,并根據地形、地物變化情況及時進行補充和更新。地圖內容的表示應當符合國家規定。

借用資質投標是否合法?

非法的。

前不久,中央工程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關于對工程建設中 *** 借用資質投標違規出借資質問題進行專項清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對清理檢查發現的 *** 借用資質投標、違規出借資質問題,要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建設工程招投標中,通過“出借”、“ *** ”獲得資質的行為,長期擾亂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給監管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同時也給建設單位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工程質量難以保證,偷工減料等“豆腐渣”工程屢禁不止,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遭受嚴重損失。

其實,資質“出借”或“ *** ”的實質就是弄虛作假、以次充好,其危害十分嚴重。“借用”資質方一般沒有相應的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他們為取得“出借”方企業的資質,除了按約定支付一定的“管理費”外,往往還向“出借”方企業負責人許以“好處”,拉關系走后門,敗壞社會風氣。同時“借用”資質方的經營方式是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與“出借”方是平等的民事法律關系,不存在任何行政上的隸屬關系,一旦發生法律糾紛,“出借”方不可避免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另外,“借用”資質方為達到承攬工程的目的,往往會通過行賄等手段向項目主管部門及相關人員許以“好處費”,通過權錢交易使部分心存不軌的國家工作人員陷入職務犯罪泥潭。

“出借”、“ *** ”資質是法律明文禁止的行為,其危害極大,然而工程建設中“出借”資質的問題屢禁不止。因此,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克服畏難情緒,把專項清理作為貫徹落實《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重要舉措,加強組織領導,密切協作配合,講究工作 *** ,完善管理制度,確保工作落實。要加強監督檢查,對組織領導不得力、清理檢查不認真以及群眾舉報投訴較多的地區和單位,要重點督辦。同時,要加大辦案力度,特別是對國有企業 *** 借用資質投標、違規出借資質收取“管理費”等問題,要堅決查處。另外,司法機關要加大對“借用”資質行為及商業賄賂行為的打擊力度,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嚴懲不貸,使非法“借用”資質行為得不償失。

借用資質違法嗎

單是借用資質,即是常說的 *** ,一般不會構成違法(不使用資質來進行合同詐騙或其他犯罪行為的話)。如果履行不當,可能引發民事糾紛,對被借用者有一定影響。

借用資質的法律后果最新規定

【法律分析】:借用資質屬于違法行為,依據情況不同分別處以警告、罰款或吊銷執照。具體分為:1.出借資質的建筑施工企業在實際施工中發生質量問題造成損失時,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2.承擔沒收違法收入、處以罰款、吊銷資質,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等其他相應的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五十四條 投標人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中標無效,給招標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人有前款所列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處中標項目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三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七百九十一條 發包人可以與總承包人訂立建設工程合同,也可以分別與勘察人、設計人、施工人訂立勘察、設計、施工承包合同。發包人不得將應當由一個承包人完成的建設工程支解成若干部分發包給數個承包人。總承包人或者勘察、設計、施工承包人經發包人同意,可以將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與總承包人或者勘察、設計、施工承包人向發包人承擔連帶責任。承包人不得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轉包給第三人或者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支解以后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包給第三人。禁止承包人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設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承包人自行完成。